下載:樅陽縣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統計公報[1]
樅陽縣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
統計公報[1]
樅陽縣統計局
(2019年4月15日)
2018年,全縣人民在縣委、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全會精神,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,大力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,勠力同心,砥礪前行,實現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。
一、綜 合
初步核算,全年生產總值(GDP)[2]259.5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6.2%。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[3]增加值34.0億元,增長3.0%;第二產業增加值126.5億元,增長7.4%;第三產業增加值99.0億元,增長5.7%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4.1:54.1:31.8調整為13.1:48.7:38.2,其中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2.5%。人均GDP 26721元,比上年增加1929元。
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及增速 |
||
指 標 |
絕對數(億元) |
比上年增長(%) |
地區生產總值 |
259.5 |
6.2 |
其中:第一產業 |
34.0 |
3.0 |
第二產業 |
126.5 |
7.4 |
第三產業 |
99.0 |
5.7 |
其中:農林牧漁業 |
34.8 |
3.0 |
工業 |
110.3 |
8.1 |
建筑業 |
16.8 |
2.5 |
批發和零售業 |
10.1 |
3.7 |
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 |
7.3 |
4.9 |
住宿和餐飲業 |
5.2 |
1.1 |
金融業 |
12.3 |
6.5 |
房地產業 |
16.7 |
6.0 |
其他營利性服務業 |
45.9 |
6.5 |
其他非營利性服務業 |
16.7 |
14.8 |
全年城鎮實名制新增就業人數0.54萬人。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0.05萬人。
二、農 業
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4.9億元,比上年增長2.1%;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4.8億元,增長3.0%。全年糧食種植面積7.59萬公頃,糧食總產量43.9萬噸,其中稻谷種植面積6.07萬公頃 ,稻谷產量37.9萬噸。
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52.30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1.02%。
農用拖拉機1.80萬臺,增長0.28%。全年化肥施用量(折純)5.05萬噸,下降2.51%。
三、工業和建筑業
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[4]190戶。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10.3億元,比上年增長8.1%,其中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.4%。工業經濟發展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.6%,拉動GDP增長3.7個百分點。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增長47.0%。
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11.8%,利潤總額增長30.3%。
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完成增加值16.8億元,比上年增長2.5%。年末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35家。
四、固定資產投資
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[5]比上年增長12.7%。其中,工業投資增長25.6%。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23.6%;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5.7%;第三產業投資增長5.4%。
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9.4億元,比上年增長34.0%。商品房銷售額增長54.6%。
五、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
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.4億元,比上年增長7.5%。其中,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0.0%。
全年進出口總額2999萬美元,比上年下降7.8%。其中,出口1730萬美元,下降21.5%;進口1269萬美元,增長20.7%。
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175萬美元,比上年增長14.9%。
六、交通和郵電
全年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7.3億元,比上年增長4.9%。
全年旅客運輸量876萬人,貨物運輸量1622萬噸。旅客運輸周轉量44774萬人公里,貨物運輸周轉量357681萬噸公里。 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2415萬噸。
年末全縣機動車擁有量[6]7.46萬輛,比上年增長8.7%。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[7]4.38萬輛,增長9.7%。年末民用轎車擁有量[8]2.37萬輛,增長15.2%。
全年郵電業務總量3.90億元,比上年增長1.55%。其中,郵政業務總量1.16億元;電信業務總量2.74億元。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4.80萬戶;移動電話用戶42.45萬戶;年末計算機互聯網用戶11.14萬戶。
七、財政和金融
全年財政收入15.61億元,比上年增長13.1%。其中,稅收收入12.78億元,增長20.7%。地方財政收入9.17億元,增長5.1%。財政支出42.82億元,增長9.8%,其中民生支出37.38億元,增長8.7%,占財政總支出比重達87.3%。從重點支出項目看,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增長5.7%,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增長11.3%,城鄉社區支出增長19.4%,科學技術支出增長0.5%,教育支出增長5.1%。
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為399.84億元,比上年增長6.4%。其中,住戶存款余額314.65億元,增長9.1%。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44.76億元,增長21.7%。
八、教育和科學技術
年末全縣有普通中學41所,當年招生1.08萬人,在校學生3.60萬人,畢業生1.36萬人;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4所,當年招生數0.09萬人,在校生0.23萬人,畢業生0.42萬人;小學139所,當年招生0.55萬人,在校生3.31萬人,畢業生0.59萬人;幼兒園60所,在園兒童1.22萬人。
2018年全縣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情況 |
|||
|
|
|
單位:萬人 |
指 標 |
招生數 |
在校生數 |
畢業生數 |
中等職業教育 |
0.09 |
0.23 |
0.42 |
普通高中 |
0.46 |
1.40 |
0.54 |
初中階段 |
0.62 |
2.20 |
0.8.2 |
小學 |
0.55 |
3.31 |
0.59 |
年末全縣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1家。全年專利申請量1086件,專利授權量138件。其中,發明專利申請量731件,發明專利授權量25件。全年簽訂各類技術合同56項,技術合同成交額705萬元。
九、文化、衛生和體育
年末全縣有文化館1個,鄉鎮綜合文化站22個,公共圖書館1個,博物館(含民營博物館)2個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,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,廣播電臺1座,調頻轉播發射臺1座,電視轉播發射臺3座。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.06%,年末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.06%。全年出版報紙1種,總印數70萬份;期刊(雜志)1種,總印數1.2萬份。年末全縣共有各級檔案館2個,其中綜合檔案館館藏檔案資料41.72萬卷(件、冊),綜合檔案館庫館總建筑面積4799平方米。
年末全縣共有醫療機構(含診所、衛生室)317個,其中醫院8個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84個、專業公共衛生機構4個、其他衛生機構21個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,衛生院21個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(站)27個、村衛生室236個。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,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、專科疫病防治院(所、站)1個、婦幼保健院(所、站)1個、衛生監督所(中心)1個。全縣衛生技術人員2290人,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163人,注冊護士1114人。鄉村醫生和衛生員769人。全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377張,其中醫院、衛生院床位2247張。全縣全年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221.19萬人次。
全年發展二級裁判員10人,三級裁判員40人,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142人。全縣有體育場館1個。全年共舉辦百人以上體育健身活動18次,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總人數50萬人次。
十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
年末全縣戶籍人口 97.0萬人,常住人口87.1萬人。據衛計委統計,2018年,全縣全年人口出生率10.32‰,比上年下降2.05個千分點;死亡率5.43‰,上升0.38個千分點;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4.89‰,下降2.43個千分點。
全年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77元,比上年增長11.8%。全縣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0925元,增長10.4%。全縣居民恩格爾系數[9]為33.8%,比上年下降0.6個百分點。
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87元,比上年增長9.4%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6580元,增長4.2%。城鎮常住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2.4%,比上年下降1.1個百分點。
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98元,比上年增長9.8%。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643元,增長13.6%。農村常住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2.3%,比上年下降0.7個百分點。
年末全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4.32萬人;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8.93萬人,其中城鎮職工參保人數為3.10萬人;參加工傷、生育、失業保險人數分別為2.76萬人、2.08萬人和2.12萬人。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49.47萬人。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80.22萬人。
全縣年末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0.38萬人,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2.18萬人。年末全縣有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23個,擁有床位3310張,供養人員347人。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831萬元。年末,全縣建立各類社區服務設施1909個,社區從業人員1659人。
注:[1]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。
[2]地區生產總值及各產業、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,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。
[3]國家統計局對三次產業和行業實行相對分離的劃分標準,第一產業指農林牧漁業(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),第二產業指工業(不含開采輔助活動,金屬制品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)和建筑業,第三產業指除第一產業、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。
[4][5]2011年國家統計制度改革,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,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和房地產。
[6][7][8]機動車擁有量、民用汽車擁有量和民用轎車擁有量由縣公安局車輛管理所統計。
[9]恩格爾系數是指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占全部消費性支出的比重。
下載:樅陽縣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統計公報[1]